某日和某友W聊天。W知道我习术数经年,于是叫我为他看看。
我对W说,虽然我俩认识有数年,但很少听你提起家庭父母。看来你和父母缘分薄,童年生活并不愉快。W问我从何处看得出来此最大心结。W眉宇间总是有一股不平之色,对事情看法颇偏激,眼神没有笑意,通常此类型的人成长期缺少父母之爱和关心,有些甚至可能受虐待,或忽略,以至影响往后人生观。
W同意我的看法。W说他10多岁中学一毕业就离开父母家乡到异地去谋生。如今离家有10载了,都没回去过家乡。我问他为何如此,他说童年成长时期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留下的阴影太深刻,至今无法去面对他们,于是选择离开。
W的父亲脾气暴躁不讲道理,恶习一大堆,吃喝嫖赌都齐全。母亲的脾气也不好,不过她是旧想法的妇女,认为嫁鸡随鸡,对丈夫的一切是与非都盲从支持。W的母亲受了丈夫的气时,就会拿W来当出气筒,责骂是家常便饭。而W的父亲整天游手好闲,只会摊手板向太太拿钱,要不就四处举债,搞到整天都有债主临门讨债,以至家无宁日。每当赌输钱或口袋空空时,见到W就骂他带衰,要不就无理责打一顿。W的童年就是这么渡过的。
W说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,他向妈妈拿了15块钱去向老师买化学参考书。那本参考书是老师规定全班同学都要买的,以方便统一教学。W的父亲知道了,竟然不问明白就跑到学校去向化学老师兴师问罪。W的父亲认为老师逼迫同学购买参考书以从中赚钱。W在全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,伤透了自尊心。父亲可以在一场赌局中输掉15千,但是却为了区区的一本15块钱的参考书而作出此不可理喻的行为。W对父亲痛恨到极点。母亲非但没有安慰他,反而怪他多事,买什么参考书。
对于即将来临的双亲节,W说他宁愿是孤儿,也不要有这样的父母。
我无言以对。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,这句话对吗?因人而异吧?